2018年4月2日星期一

空姐穿褲

最近閱報,得知某航空公司空姐,爭取工作時穿褲。

我的文字要再清晰一點,她們是爭取可以選擇穿裙或穿褲。該航行公司表面順應空姐要求,指「下次改制服時,在設計藍圖上加上穿褲的選擇」。報導說這樣空姐就可以在三至五年後,有權「著褲」。

真可憐,我們這些做慣律師的,一聽就知道這句完全是廢話。要看清文字,人家是說在下次該制服時,才讓設計師加入褲子的選擇。這意味是,設計可以加入,但未必一定要考慮,最終還是由公司決定。三五年後,嘈吵的那班空姐不是離職,就去了當地勤,到時有人嘈再算罷。這樣,航行公司又過了關。

問題是,空姐應不應該不穿群,而穿褲子呢?我覺得,這不會是一個「具爭議性」的問題。這卻是一個「具話題」的問題。


為何不是爭議性?不計在背後推波助瀾的,相信支持「著褲」的,大概只有有同樣想法,而一廂情願的那批空中服務員。不要問我點解,就求其在街上問一問人,看看他們的想法。

我完全明白,空姐在機艙裏執勤的時候,著褲是在某些程度上,比穿裙子方便。企高坐低,怕走光又怕爆呔,明白的。

不否認,很多閑人會認為,空中服務員在機上的工作,其實和在地上的酒樓侍應,沒有什麼分別。都是斟茶遞水,都是送餐,有時還要搞清潔,甚至要去洗廁所。

真的無分別?

這樣說空姐不好罷?就說說飛機師。又不是駕駛員?駕的士的那個都叫駕駛員。駕渡海小輪那條友又是叫駕駛員。喂,那輛的士和小輪,大部份時間或者說是全天候要人手駕駛,不能在開車開船後,會自動導航,的士小輪駕駛者技術和專業知識真的不會遜色於飛機師。您知道嗎?國泰以前有不少老外機師,被裁後回自己家鄉,只能駕貨櫃車。對呀,就是類似中港跨境那些貨櫃車司機呀。

因此,機師和空姐的分別,是在哪裡?航空公司為了「區別」其身份,特別替他們建立了非常崇高的形象。不用我說,大家心底裏都會知道,飛機師並不是的士渡輪司機,而空姐亦並不是酒樓侍應。機師和空姐,都是一個專業。而且,形象頗崇高。

而航行公司,亦巧妙地,暗地裏地,間接地,有心地,讓自己的空姐,成為吸引乘客的一個連結。她們不是普通茶餐廳侍應,她們受過特別訓練,她們要有禮貌有內涵,她們要靚,要靚,再要靚。她們有特別的髮型,化粧,和特定的制服。她們都暗地裏被安排穿裙,顯出小蠻腰的恤衫,和穿上黑絲襪。因為,這都是最散發一份吸引,亦是一種「性吸引」,即「Sexal Appeal」。這一切,都是航空公司的綽頭。

有睇過《傑出華人系列之李光耀》的話,您就會記得,新加坡前資政李光耀,親口道出在替國家打造「Singapore Airline」時,為了贏於競爭對手,其策略很簡單,無他,就是找年青貌美的女仔,來做星航的空姐。老實說,坐飛機多過我的大有人在,但自問自己都見過不少航空公司的空姐,以新加坡都算是一個有回教,有乜教的國家,但其星航空姐的制服,我覺得是最凸出的。當然,凸出的當然是空姐制服的胸部。那件制服,表面看上去是很保守,由頸包到落裙腳,看到的肉不多,卻在胸部上特別剪裁,把空姐整個部位都原汁原味地顯示出來,欠的只是隔著一塊布。

那麼,我們的空姐不可穿褲嗎?

要改變這一個不成文的本港航空業慣例,您反而要暗地裏諮詢很多人。這當然包括希望以某種不說出口的招數,來吸引客人的航空業管理層,亦包括希望觀看空姐穿裙又不公開承認的人。還有,還有其實每個報考空姐,或實際上當空姐的人,她們喜不喜歡穿裙我不知,但她們就是希望擁有那個身份,那個受人,或受男人喜愛,或受同性羨慕的身份的人。那個身份,那個意識形態,就是航空公司一直給予的身份,給予世人對空姐的那份感覺。

有人或會問,我是女人,我不是受空姐所吸引。這是對,不過只是航空公司,把男女乘客的市場亦分開了。這是空中少爺,亦即男空中服務員要出現的原因之一。

外國有無空姐穿褲?有,當然有,美國某些航空公司的空姐,不只穿褲,還是十問狗不應。那些服務員其實不是空姐,而是空婆,空嫂,空姨。

搭過澳航 (Qantas),試過全機組服務員,清一色是男人。還要長途機,問您死未。

空姐著裙或著褲,絕不是一個歧視性的問題,也不應該把歧視焦點化。這純粹是一個市場問題。沒有所謂,空中服務員,可以不穿裙,更可以不化裝。只不過,空中服務員,其實只是航空公司整體銷售生意的其中一欄。

我反而擔心,這不會是穿與不穿的問題,而會是,您做,還是不做的問題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