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

抗戰背後的反思

南京大屠殺,八十周年。

每每說開「周年」的,都是一些慶祝的事情。南京大屠殺,當然不是。這段歷史,我們要銘記。每當談開這個大屠殺,大家最痛恨的當然是當年的日軍。但事實上,若您願意再深入一些考究這段歷史,您會可能有多幾個角度看這一段悲慘的歷史。

我看這段歷史,從中日雙方記述的史實來讀起。



我們一般人,尤其是中國人,對當年的日本,可謂極之痛恨。當然,包括我,尤其在兒時,聽到身邊的人,不斷說盡當年抗日戰爭日軍的暴行。

事實上,若深入一些了解當年日本帝國的情況,您會明白,當年真正控制和掌握這場侵華戰爭的,是日本帝國的軍頭。一般,以軍國主義來形容。說到這裏,問題來了:究竟當年日本的軍國主義,是否代表全日本人?代表日本國?還是代表了當時的天皇?

歷史上,當年的日本政府並不是絕對支持發動侵華戰爭。很可惜,當年在日本經濟蕭條的背景下,軍人坐擁了國家的大權,對當時不支持戰爭,或反對軍方的政府官員或其他人仕,進行不斷的暗殺。到最後,就連政府和首相的位置,都被軍人多奪了。而日本軍方,又以天皇的名義,進行為己利益的事,包括發動侵略戰爭。基本上,整個國家都被日本軍方所控制了。

事實上,在所謂七七事變,到後來的上海大匯戰,日本一直都未向中國宣戰。當年在華的日本部隊,尤其是在滿州地區的,可以說是完全失了控制。您可以說日本對中國有掠地之心,但是否要發動全面戰爭,則是兩回事。但當年的軍頭,認為要中國投降,是幾個月之事,因此發動了「非宣戰式」的戰爭,是有著希望得到「心米會煮成熟飯」的結果,來威迫在日的政府。

而當日軍在上海戰勝後,部隊是未有政府命令,開入南京的。日軍當年繼續進逼南京,是部隊已經出現了暴走的情況,完全不受控制,全是由軍頭作主。

當然,日軍進入南京後所發生的事,也是軍頭的暗示命令。

這樣的結果,導致日後為何日本在侵華道歉的問題上,常常支吾以對。是日軍的暴行嗎?絕對是。是日本本身政府的暴行嗎?不盡是。是日本人民的意願嗎?未必是。

就是這樣,每當後來繼任的政府,都遲疑地反思,究竟當年的暴行,現代的日本人要負上多少的責任?要為前人的罪過道歉?還是前人不代表現世的他們?

當然,在不確定作出正式道歉時,日本事實上在恢復邦交後,對中國給予長年的超低息貸款。這筆貸款對中國近代的改革開放,有不可置疑的作用。戰後的日本人,不少對當年侵華戰爭感到對中國人愧疚,而這筆貸款,暗裏其實是變成的賠償或一定程度的彌補。

而我亦一直認為,當年的蔣介石,一直不盡力抗擊日軍,是為了保存實力,對付共產黨。

南京大屠殺,似乎是一件就是歷史再發生,都必然會出現的歷史。

這是中國人的悲哀。


後注:每次討論南京大屠殺,總會惹來比較六四的評論。請不要再把兩件截然不同的事,互相比較。

7 則留言:

  1. 島主,如是說來,德軍的侵略,也是希特拉和軍頭的私慾,而不能代表德國人,不能由德國人埋單乎? 正如你指出,不論德國還是日本,當時的經濟歷史背景主導了主戰派的得勢,戰爭或許是不可避免,但終究代表本國自身出現了問題,最終也要承受戰敗的惡果。若不以史為鑑,恐怕歷史還是要重複。311以來日本的軍力擴張就是警號。

    另一方面,蔣介石不是西安事變就不會團結抗日是真的,但也是因為毛說過七分發展、二分應付、一分抗日而引致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大家寫中文時,可否再流暢一點...

    回覆刪除
  3. 这段历史我知之甚少,因为不想碰任何太残忍的东西,承受不住。
    我也算是在一个极国际化的环境里搵食,做为一个中国人的悲哀是,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,就怕猪一样的队友。”
    -桃花流水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也是自己中國人不團結,才會讓外人任人魚肉。

      先明瞭為何自己中國人為何常鬼打鬼罷。

      刪除
  4. 銘記是應該的,但何時應該大幅縮小規模呢? 這種愛國教育多多少少令下一代仇恨現代無辜的日本人
    Wallace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我們要好好反省的,是如何使自己的國家,民族強起來,並一定是霸權,但至少不會讓外人欺負。再仇視侵略者的後人,對方也是啞口無言。

      歷史要銘記,也要認真認識。把搶頭指向該指的人,才是我們生存和明日之路。

      刪除